隨著飼主對寵物健康照護的重視,貓咪的平均壽命也逐年增加,不過,年齡的增長也伴隨著許多老年病症的出現,其中「貓咪失智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貓咪失智症,又稱為「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CDS)」,是一種漸進式的神經退化疾病,與人類的阿茲海默症有些類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貓咪失智症的徵兆及預防治療重點,幫助你更早識別警訊,並採取正確的預防與照護措施,延緩病程、提升貓咪的生活品質。 :::什麼是貓咪失智症?::: 貓咪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老化導致大腦神經功能退化,進而影響記憶、學習能力、行為模式及睡眠週期等,這種退化可能來自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減少、神經細胞的壞死,甚至是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 失智的症狀往往出現在10歲以上的老貓,但也有些貓咪提早出現變化,因此飼主應對老年貓的行為改變保持高度敏感。 :::貓咪失智症的常見徵兆::: 以下是獸醫常見的貓咪失智症徵兆,可以歸納為「DISHA」五大類: Disorientation(迷失方向) 貓咪會在熟悉的環境中顯得迷失,比如: 忽然不知道自己在家裡的位置 無法找到食物、水盆或貓砂盆 看起來困惑、茫然地四處遊走 Interaction changes(互動改變) 對主人變得冷淡或忽然過度依賴 對其他貓或動物表現出不尋常的敵意或忽略 社交行為明顯改變 Sleep-Wake cycle changes(睡眠作息改變) 晚上活動頻繁、走來走去、喵喵叫 白天反而嗜睡,和正常作息顛倒 難以入睡或醒得很突然 House-soiling(排泄問題) 明明知道貓砂盆位置,卻在其他地方排尿或排便 忘記如廁的行為模式 在睡覺或進食的地方排泄 Activity level changes(活動力改變) 失去探索環境的興趣 玩具和遊戲不再引起注意 運動量明顯減少,變得嗜睡或遲鈍 其他常見徵兆還包括: 過度喵喵叫(尤其在夜間) 一直盯著牆壁或天花板看 重複性行為,如原地打轉、舔毛過度等 :::診斷與評估方式::: 目前並沒有一種明確的檢查可以100%確診貓咪失智症,獸醫師通常會透過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狀腺機能異常、慢性疼痛、腎病、腫瘤等)來做出診斷。 獸醫可能會進行: 血液與尿液檢查 神經學檢查 行為觀察與問卷評估 影像學檢查(如MRI、CT)以排除腦部腫瘤或損傷 飼主日常觀察的記錄對診斷極為關鍵,建議定期記下貓咪的行為變化。 :::貓咪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重點::: 雖然失智症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以下貓咪失智症的預防治療重點,可以延緩病程、減少症狀發作,提高貓咪的生活品質。 營養保健 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維他命E、C、Omega-3脂肪酸) 含有DHA、EPA的腦部保健配方 某些處方飼料(如Hill’s b/d處方)已針對認知障礙設計 環境刺激 維持固定且熟悉的環境配置 提供刺激性的玩具、跳台與探索空間 定期更換遊戲方式,刺激思考與記憶 規律生活與作息 餵食、互動時間固定化 維持貓咪熟悉的日常節奏,減少焦慮 行為訓練與互動 使用食物、遊戲作為獎勵進行正向訓練 鼓勵貓咪參與活動與探索 經常性的撫摸與陪伴,建立安全感 藥物輔助 某些藥物如Selegiline(思麗靜)可改善神經傳導 貓用褪黑激素或安定劑有助於睡眠與減輕焦慮(須經獸醫開立) :::失智症如何照顧::: 照顧失智的貓咪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同理心,牠們不是故意「搗蛋」或「老糊塗」,而是無法控制的神經退化導致的行為。飼主可以: 保持平靜、用溫柔語調與牠互動 避免突然的環境變動或刺激 規律地與獸醫回診追蹤 注意安全,例如使用圍欄防止摔落或迷路 貓咪失智症的徵兆雖然不容易一眼看出,但只要飼主多一份關注,就能及早發現異常並進行處理,透過營養支持、環境豐富化與行為互動,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貓咪可能忘記了你的一些指令,但牠永遠記得你給的溫柔與陪伴,一起用心守護牠的晚年,讓牠在熟悉的懷抱中安心老去,才是我們對生命最溫柔的回應。
【貓咪健康】貓咪失智症的警示信號!獸醫師告訴你貓咪失智症徵兆及預防治療重點
隨著飼主對寵物健康照護的重視,貓咪的平均壽命也逐年增加,不過,年齡的增長也伴隨著許多老年病症的出現,其中「貓咪失智症」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健康問題。
貓咪失智症,又稱為「認知功能障礙症候群(Cognitive Dysfunction Syndrome, CDS)」,是一種漸進式的神經退化疾病,與人類的阿茲海默症有些類似。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深入探討貓咪失智症的徵兆及預防治療重點,幫助你更早識別警訊,並採取正確的預防與照護措施,延緩病程、提升貓咪的生活品質。
:::什麼是貓咪失智症?:::
貓咪失智症主要是因為老化導致大腦神經功能退化,進而影響記憶、學習能力、行為模式及睡眠週期等,這種退化可能來自腦部神經傳導物質的減少、神經細胞的壞死,甚至是類似人類阿茲海默症中的β-類澱粉蛋白沉積。
失智的症狀往往出現在10歲以上的老貓,但也有些貓咪提早出現變化,因此飼主應對老年貓的行為改變保持高度敏感。
:::貓咪失智症的常見徵兆:::
以下是獸醫常見的貓咪失智症徵兆,可以歸納為「DISHA」五大類:
Disorientation(迷失方向)
貓咪會在熟悉的環境中顯得迷失,比如:
忽然不知道自己在家裡的位置
無法找到食物、水盆或貓砂盆
看起來困惑、茫然地四處遊走
Interaction changes(互動改變)
對主人變得冷淡或忽然過度依賴
對其他貓或動物表現出不尋常的敵意或忽略
社交行為明顯改變
Sleep-Wake cycle changes(睡眠作息改變)
晚上活動頻繁、走來走去、喵喵叫
白天反而嗜睡,和正常作息顛倒
難以入睡或醒得很突然
House-soiling(排泄問題)
明明知道貓砂盆位置,卻在其他地方排尿或排便
忘記如廁的行為模式
在睡覺或進食的地方排泄
Activity level changes(活動力改變)
失去探索環境的興趣
玩具和遊戲不再引起注意
運動量明顯減少,變得嗜睡或遲鈍
其他常見徵兆還包括:
過度喵喵叫(尤其在夜間)
一直盯著牆壁或天花板看
重複性行為,如原地打轉、舔毛過度等
:::診斷與評估方式:::
目前並沒有一種明確的檢查可以100%確診貓咪失智症,獸醫師通常會透過排除其他疾病(如甲狀腺機能異常、慢性疼痛、腎病、腫瘤等)來做出診斷。
獸醫可能會進行:
血液與尿液檢查
神經學檢查
行為觀察與問卷評估
影像學檢查(如MRI、CT)以排除腦部腫瘤或損傷
飼主日常觀察的記錄對診斷極為關鍵,建議定期記下貓咪的行為變化。
:::貓咪失智症的預防與治療重點:::
雖然失智症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以下貓咪失智症的預防治療重點,可以延緩病程、減少症狀發作,提高貓咪的生活品質。
營養保健
補充抗氧化營養素(如維他命E、C、Omega-3脂肪酸)
含有DHA、EPA的腦部保健配方
某些處方飼料(如Hill’s b/d處方)已針對認知障礙設計
環境刺激
維持固定且熟悉的環境配置
提供刺激性的玩具、跳台與探索空間
定期更換遊戲方式,刺激思考與記憶
規律生活與作息
餵食、互動時間固定化
維持貓咪熟悉的日常節奏,減少焦慮
行為訓練與互動
使用食物、遊戲作為獎勵進行正向訓練
鼓勵貓咪參與活動與探索
經常性的撫摸與陪伴,建立安全感
藥物輔助
某些藥物如Selegiline(思麗靜)可改善神經傳導
貓用褪黑激素或安定劑有助於睡眠與減輕焦慮(須經獸醫開立)
:::失智症如何照顧:::
照顧失智的貓咪需要更多的耐心與同理心,牠們不是故意「搗蛋」或「老糊塗」,而是無法控制的神經退化導致的行為。飼主可以:
保持平靜、用溫柔語調與牠互動
避免突然的環境變動或刺激
規律地與獸醫回診追蹤
注意安全,例如使用圍欄防止摔落或迷路
貓咪失智症的徵兆雖然不容易一眼看出,但只要飼主多一份關注,就能及早發現異常並進行處理,透過營養支持、環境豐富化與行為互動,能有效延緩疾病進展。
貓咪可能忘記了你的一些指令,但牠永遠記得你給的溫柔與陪伴,一起用心守護牠的晚年,讓牠在熟悉的懷抱中安心老去,才是我們對生命最溫柔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