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貓,在台灣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大多為掙脫或是被人類遺棄後的家貓及其後代。
早在20幾年前因為經濟的起飛,也同步帶動飼養寵物的風潮,
而在這股風潮下所潛藏的無知,造就了後續種種棄養的問題,進而導致現在流浪貓遍布的環境。
隨著時間的變化我們還是一樣喜愛貓咪,
但不同的是,現在的我們擁有了足夠的知識去飼養、照顧貓咪,遺棄的問題也有了法規上的約束力。
領養代替購買,
正是讓我們與流浪貓接觸的第一個機緣!
今天將教大家五個收編流浪貓前的重點,讓我們一起給流浪貓們一個溫暖的新家吧!
一、遇到流浪貓時可以怎麼做?
你可能在任何地方遇到流浪貓,
公司樓下、回家路上、公園草叢,
甚至是去中途之家時被可愛到小鹿亂撞,激發我們的愛護之心。
但總不能二話不說就把牠們抱回家,
有三招讓你先與流浪貓們打好關係,
互相摸清底細,再來決定是不是你的真命天貓。
- 表現善意
通常流浪貓的警戒心極高,
大部分時候我們只能在遠處與他們對看,但不用操之過急,我們可以透過:
- 保持距離讓流浪貓先熟悉我們的存在。
- 放低視線或是放低身姿,會讓流浪貓比較不害怕。
- 被動攻勢,貓咪可能有被攻擊的經驗,主動靠近貓咪反而會讓他們逃走。
- 餵食討好
讓貓意識到你的存在後,最好混熟的方式就是用食物「誘拐」他們,
因為在外流浪的貓咪沒有穩定的食物來源,
我們可以在超商或是小百貨購買貓咪罐頭或零食來跟他們交朋友。
但有兩點要記得,餵食中不要任意觸摸貓咪,
很可能讓他們覺得是陷阱進而逃跑;餵食後也要記得清理場地,不要造成居民的不便哦。
- 結紮節育
由於TNR計畫(誘捕、絕育、放回)以行之有年,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觀察貓咪耳朵是否有缺角來判斷是否已經結紮,
公貓剪左耳;母貓則是右耳
即便你還在猶豫是否收編,這個小小的動作就能夠大大改善流浪貓的未來,
若無法自行處理可以通知愛媽或是流浪動物之家;
如果有能力幫助的話,流浪貓的結紮費用也比家貓便宜哦。
二、收編前後該做些什麼?
- 事前溝通
流浪貓也是一條生命,無論他未來是否親人與否,
無論他病老你都願意照顧他一輩子這是必備的條件之一外,
與你同住的家人也會是重要的因素!
許多流浪貓被棄養的原因不外乎:
- 貓咪的行為造成困擾,亂尿尿、抓壞家具等等,進而被家人反對等。
- 貓咪日常費用開銷不小,長期累積下來也是不小的壓力。
- 貓咪生病後花費高昂,重病時看診一次動輒數千數萬元起。
- 準備誘捕籠/外出籠
決定收編時,會需要將貓咪裝起來帶走,
由於誘捕籠/外出籠大致相同,
且未來帶貓咪出門時也會用到,所以這筆花費必不可少。
若非常臨時要將貓咪收編的話,
有些誘捕籠可以向獸醫院、動保防疫所等地方租借。
- 獸醫院健診
貓咪在回家前,一定要帶去給獸醫室掃晶片(確認是否是走失貓),
並檢查身體狀況。還有最重要的「驅蟲」,不然引跳蚤回家也是有得受的哦!
有些疾病也有潛伏期,所以千萬不要忘了定時回診給獸醫師檢查。
- 貓咪用品
最基本款的貓飼料、貓砂盆、貓砂,
在初期還不知道貓咪的適應度時,可以多方嘗試。
延伸閱讀:六招該學起來的貓砂挑選術!
- 準備隔離
若家中原本就有飼養貓咪,一定要進行隔離。
前面有提到某些疾病可能會有潛伏期,所以不要讓貓咪一回家就相見歡,
只會導致疾病互相傳染,最後演變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除此之外,流浪貓多為獨居生物,地盤意識非常重。
家貓會覺得生活環境受到威脅,而剛收編的流浪貓會以過往在外爭奪食物地盤的經驗來應對,
因此一定要進行隔離2周以上,再視情況讓貓咪們慢慢互相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