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貓奴來說,觀察貓咪的排尿狀況是日常照護中不可忽略的一環,若貓咪出現「尿不出來」的情況,千萬不能輕忽,因為這很可能是尿道阻塞所致,一旦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腎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本篇文章將由獸醫師角度出發,深入探討貓咪尿不出來的警訊、尿道阻塞的原因、症狀及處理方式,幫助飼主及早察覺、正確應對。 :::為什麼「貓咪尿不出來」這麼危險?::: 正常情況下,貓咪每天會排尿2至4次,排出的尿液應該是清澈且量適中,然而,當貓咪尿道發生阻塞時,尿液無法正常排出,會導致膀胱過度膨脹,甚至引發尿毒症。 最常見的發生對象是公貓,尤其是已絕育的家貓,因為公貓的尿道較細長,更容易被結晶、黏液或發炎細胞堵住,造成完全性或部分性阻塞,一旦尿液無法排出超過24小時,就會導致毒素回流到體內,危及生命安全。 :::尿道阻塞的常見原因::: 了解貓咪尿道阻塞的成因,有助於飼主預防問題發生,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尿道阻塞原因: 尿結晶與尿石 這是導致尿道阻塞最常見的因素之一,當尿液中的礦物質(如磷酸銨鎂、草酸鈣)過度濃縮時,會形成微小結晶,進而聚合成尿石,堵塞尿道。 膀胱炎或尿道炎 膀胱或尿道發炎會造成局部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也可能導致尿道阻塞。 行為與壓力因素 許多貓咪對生活環境變化極為敏感,例如換新飼料、搬家、添新寵物等壓力源,都可能導致排尿行為異常,進而促使尿道阻塞。 缺乏飲水 貓咪天性不愛喝水,尤其是以乾飼料為主食的貓,更容易因為尿液濃縮而形成結晶。 體質與遺傳 部分貓咪(例如波斯貓)天生泌尿系統較為敏感,罹患泌尿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尿道阻塞的主要症狀::: 若發現貓咪出現以下症狀,飼主應立即提高警覺,因為這些都是尿道阻塞的症狀警訊: -頻繁進出貓砂盆但尿量極少或沒有 -排尿時哀鳴或出現疼痛表情 -舔拭陰部頻繁,顯示局部不適 -精神萎靡、食慾不振 -腹部脹大、有硬塊感 -出現血尿 -嘔吐、體溫下降(嚴重尿毒症反應) 這些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尤其當出現嘔吐與昏睡時,已是緊急狀況,應立刻就醫。 :::如何處理「貓咪尿不出來」?::: 當發現貓咪尿不出來時,應立即帶貓咪前往動物醫院,請獸醫進行專業診斷與處理,以下為常見的處理方式: 尿道導管插入與排尿 獸醫會施打鎮靜劑後,插入尿道導管,將阻塞物沖出並引流尿液,緩解膀胱壓力。 靜脈輸液與調整電解質 透過輸液治療,幫助穩定電解質與腎功能,並加速體內毒素排出。 住院觀察與持續排尿監控 尿道阻塞容易復發,初次治療後通常需要住院觀察2-3天,確保貓咪能自行順利排尿。 外科手術(如PU手術) 對於反覆尿道阻塞的病例,可能會建議進行永久性尿道造口手術(Perineal Urethrostomy, PU),讓尿道出口變得更寬大,減少再次阻塞的風險。 :::日常預防與照護建議::: 除了應急處理外,飼主日常也應加強照護,降低貓咪尿道阻塞的風險: 鼓勵喝水:使用流動飲水器或添加濕食,增加飲水量。 選擇泌尿道保健飼料:市面上有許多針對泌尿系統設計的處方飼料,有助維持尿液酸鹼平衡。 保持貓砂盆清潔與數量充足:建議「貓數+1」的砂盆數,減少排尿壓力。 避免環境壓力:維持穩定生活節奏,避免驟變,對敏感貓更為重要。 定期健康檢查:年齡較大的貓或曾有泌尿疾病史的貓,應定期由獸醫檢查尿液與腎功能。 當貓咪尿不出來時,千萬不可拖延處理,這可能是尿道阻塞的警訊,若未及時治療,不僅會造成貓咪極大痛苦,更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尿道阻塞原因、症狀及處理方式,對於飼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平時也應多加留意貓咪的飲水量與排尿行為,適時給予正確的飲食與環境照護,才能讓家中毛孩健康又快樂地生活。
【貓咪健康】貓咪尿不出來恐有危險!獸醫師分析貓咪尿道阻塞原因、症狀及處理方式
對貓奴來說,觀察貓咪的排尿狀況是日常照護中不可忽略的一環,若貓咪出現「尿不出來」的情況,千萬不能輕忽,因為這很可能是尿道阻塞所致,一旦延誤治療,可能會導致腎臟衰竭,甚至危及生命。
本篇文章將由獸醫師角度出發,深入探討貓咪尿不出來的警訊、尿道阻塞的原因、症狀及處理方式,幫助飼主及早察覺、正確應對。
:::為什麼「貓咪尿不出來」這麼危險?:::
正常情況下,貓咪每天會排尿2至4次,排出的尿液應該是清澈且量適中,然而,當貓咪尿道發生阻塞時,尿液無法正常排出,會導致膀胱過度膨脹,甚至引發尿毒症。
最常見的發生對象是公貓,尤其是已絕育的家貓,因為公貓的尿道較細長,更容易被結晶、黏液或發炎細胞堵住,造成完全性或部分性阻塞,一旦尿液無法排出超過24小時,就會導致毒素回流到體內,危及生命安全。
:::尿道阻塞的常見原因:::
了解貓咪尿道阻塞的成因,有助於飼主預防問題發生,以下是常見的幾個尿道阻塞原因:
尿結晶與尿石
這是導致尿道阻塞最常見的因素之一,當尿液中的礦物質(如磷酸銨鎂、草酸鈣)過度濃縮時,會形成微小結晶,進而聚合成尿石,堵塞尿道。
膀胱炎或尿道炎
膀胱或尿道發炎會造成局部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多,也可能導致尿道阻塞。
行為與壓力因素
許多貓咪對生活環境變化極為敏感,例如換新飼料、搬家、添新寵物等壓力源,都可能導致排尿行為異常,進而促使尿道阻塞。
缺乏飲水
貓咪天性不愛喝水,尤其是以乾飼料為主食的貓,更容易因為尿液濃縮而形成結晶。
體質與遺傳
部分貓咪(例如波斯貓)天生泌尿系統較為敏感,罹患泌尿疾病的風險也較高。
:::尿道阻塞的主要症狀:::
若發現貓咪出現以下症狀,飼主應立即提高警覺,因為這些都是尿道阻塞的症狀警訊:
-頻繁進出貓砂盆但尿量極少或沒有
-排尿時哀鳴或出現疼痛表情
-舔拭陰部頻繁,顯示局部不適
-精神萎靡、食慾不振
-腹部脹大、有硬塊感
-出現血尿
-嘔吐、體溫下降(嚴重尿毒症反應)
這些症狀可能在短時間內迅速惡化,尤其當出現嘔吐與昏睡時,已是緊急狀況,應立刻就醫。
:::如何處理「貓咪尿不出來」?:::
當發現貓咪尿不出來時,應立即帶貓咪前往動物醫院,請獸醫進行專業診斷與處理,以下為常見的處理方式:
尿道導管插入與排尿
獸醫會施打鎮靜劑後,插入尿道導管,將阻塞物沖出並引流尿液,緩解膀胱壓力。
靜脈輸液與調整電解質
透過輸液治療,幫助穩定電解質與腎功能,並加速體內毒素排出。
住院觀察與持續排尿監控
尿道阻塞容易復發,初次治療後通常需要住院觀察2-3天,確保貓咪能自行順利排尿。
外科手術(如PU手術)
對於反覆尿道阻塞的病例,可能會建議進行永久性尿道造口手術(Perineal Urethrostomy, PU),讓尿道出口變得更寬大,減少再次阻塞的風險。
:::日常預防與照護建議:::
除了應急處理外,飼主日常也應加強照護,降低貓咪尿道阻塞的風險:
鼓勵喝水:使用流動飲水器或添加濕食,增加飲水量。
選擇泌尿道保健飼料:市面上有許多針對泌尿系統設計的處方飼料,有助維持尿液酸鹼平衡。
保持貓砂盆清潔與數量充足:建議「貓數+1」的砂盆數,減少排尿壓力。
避免環境壓力:維持穩定生活節奏,避免驟變,對敏感貓更為重要。
定期健康檢查:年齡較大的貓或曾有泌尿疾病史的貓,應定期由獸醫檢查尿液與腎功能。
當貓咪尿不出來時,千萬不可拖延處理,這可能是尿道阻塞的警訊,若未及時治療,不僅會造成貓咪極大痛苦,更可能危及生命,了解尿道阻塞原因、症狀及處理方式,對於飼主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知識,平時也應多加留意貓咪的飲水量與排尿行為,適時給予正確的飲食與環境照護,才能讓家中毛孩健康又快樂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