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亞熱帶的氣候型態使環境溫暖適宜且又潮濕,
是最適合黴菌生長的環境,如果你發現身上出現不規則的圓形紅腫,
甚至還出現灰色鱗屑,最重要的是你最近很常與貓咪有互動而貓咪也出現了類似的狀況,那很有可能就是得了貓癬!
::::什麼是貓癬:::::
貓皮黴菌病,也稱貓癬或是金錢癬,是一種傳染性極強的真菌感染疾病,而且還會傳染給人類!
- 感染原因
貓癬有90%以上是由犬小芽胞菌引起,其次則是由鬚毛癬菌,
而貓癬又被稱為貓界最強皮膚病,不外乎其佔有率達80%,
若未接受專業治療根除,除了不斷復發很可怕外,它有機會傳染給周遭的所有動物!
- 感染方式
- 接觸感染
如果免疫力低貓咪接觸到帶原貓,就很容易感染並出現症狀,
不過也有許多貓咪表面看起來正常,但實際上已經被癬菌潛伏,
一旦毛孩免疫力下降,就會被趁虛而入出現症狀。
- 間接傳染
如帶原貓使用過的器皿、物品甚至是家具等都可能被黴菌附著等待著新的宿主。
也有些發病的原因是因為不常曬太陽、體內缺乏維生素
或是生活環境髒亂孳生會引發皮膚疾病的細菌都可能使貓癬發病。
- 黴菌結構
(圖片來源:Experiments in Applied Biotechnology II)
- 孢子
主要作用是繁殖及傳播用,就像是植物的種子,
找到適合生長的地方後就會萌芽成長為新的黴菌,
且孢子的外殼結構堅固,即使高溫也難以被消滅,這也造就了貓癬的高傳染度。
- 假根
和植物的根部一樣有著支撐及吸收的用途,
有些人會以為患部表面的黴菌清除了就沒事了,
但實際上這些隱藏在皮膚內的假根會在抓準貓咪免疫力低落的時機不斷復發。
::::貓癬症狀:::::
貓癬最常見的部位有:雙耳、臉部、胸口、尾巴、後背
- 患部呈不規則圓形
- 毛髮粗糙或是掉毛
- 紅腫
- 患處膚色變深/粗糙
- 患部奇癢難耐
通常獸醫師會使用伍氏燈來做初步的分析,伍氏燈是專門檢驗毛孩皮膚是否被黴菌感染的工具,
若是有被貓癬黴菌感染,在伍氏燈的照射下,患部會發出綠色的螢光,藍色螢光則是皮屑。
::::貓癬好發族群::::
- 幼貓/高齡貓
若母貓已感染貓貓癬,幼貓在哺乳過程中便很容易被感染;
而高齡貓感染主因是免疫力容易因其他疾病影響而下降,進而感染或復發貓癬。
- 多貓家庭/浪浪
多貓家庭一旦一隻貓咪感染貓癬就很容易透過舔舐(直接接觸)或是
共用器皿(間接接觸)傳染給其他貓咪,
而在外固定餵養的貓咪更是因為其每天接觸的人事物不同,
比起家貓有更高的機率感染貓癬。
- 免疫力低落
貓咪營養不良缺乏能抗病的維生素,無法抵抗病菌的侵害。
::::貓癬治療方式::::
若懷疑貓咪感染貓癬,獸醫師透過伍氏燈初步分析已經造受真菌感染,
就必須盡快讓貓咪接受治療,如果是多貓家庭就必須盡快隔離,不然其他貓咪就一定會遭殃!
- 剃毛
將患處附近的毛剃掉,除了能更方便的觀察患處並擦藥外,也可以避免黴菌擴散,
但要注意的是千萬不可以把患處表面摳掉,除了完全沒有用外,可能還會造成額外的傷口。
剃下的毛一定要另外處理也避免自己接觸到,以免黴菌擴散。
- 環境清潔
潛藏的黴菌可能已經附著在貓咪常接觸的用品上,或是被貓爸媽間接帶回家中。
犬小芽胞菌更是可以在環境中生存長達18個月,所以整個生活環境必須進行消毒,
不限於貓咪的活動範圍,只要是人類或貓咪常接觸的東西都應該進行消毒。
消毒時也要注意次氯酸水的濃度,降低被貓咪誤觸或誤食時造成傷害。
- 藥物治療
感染面積較小時,獸醫師會使用外用乳膏作為優先治療手段,
倘若感染面積過大則會採取內服藥物搭配全身藥浴。
而用藥期間一定要幫貓咪帶上羞恥圈,避免貓咪舔舐患處或是誤食藥物。